這個系列我本來只打算寫兩篇,因為TLW已經是個不再更新的作品,有的只是評論分析與利用劇集元素的衍生作,以及與其他後續作品的交叉分析。
正是因為我們喜歡TLW,所以第三篇有寫作的必要,也是我們所有影迷在愛劇成痴之外,還能使得上力的事。
在現今的商業大消費時代,營收是創作者與投資方無法迴避的關鍵因素,TLW有沒有電影版,我們還有沒有拉劇能看,收視率與投報率就是指標。同樣,Lip Service S3的有無,除了擔心主角會不會臨時退出劇組(Cat姊我不是故意放冷箭過去的...),收視率數字、DVD等衍生商品買單率都是重要的指標。
在此插播一則短片,談到的收視市場對於創作者的影響,也跟我下面要談的想法有關。
這部片是鄭有傑導演的網路作品,用喜劇的方式道出今日臺灣電影與國家地位的困境。當市場買單率低於創作者所需要的奧援時,創作者便需要配合商業胃口來改造自己作品,而這部短影讓人更心酸的不是市場主導創作,而是政治力。
(如果你看完很有感覺,請協助把這短片轉發出去)
比起網路上的拉片影視達人,我僅能算是入門者,或許容我這樣粗糙的分析,目前愛好拉劇的觀眾能看的就是純拉片,與試圖加入拉愛情節以囊括更多收視群眾的影集。前者不多討論,我們正是忠視戶;後者的操作我認為Glee, Grey's Anatomy, Skins等操作非常成功,不但吸收了新的收視群(拉收視群的粘性又很高),也創造了拉界的新女神,從去年2011 Afterellen的Hot 100前三名可見:
1st: Naya Rivera(Glee)
2nd: Heather Morris(Glee)
3rd:Jessica Capshaw(Grey's Anatomy)
今年Afterellen的活動The Ultimate Lesbian Kissing Championship比賽也可看出非拉影集中的拉愛情節在拉界受喜愛的程度:
英美影集願意加入一至兩對的拉子伴侶,拉愛情節不再是主流媒體不願碰觸的禁忌,相反的,這種水幫魚、魚幫水的互相拉抬(電視台需要收視率、拉子需要拉劇),各取所需,是商業計算下的雙贏。
Grey S9是我目前的觀察重點,風聲Callie現實生活要去結婚可能辭演,編劇打算刺死Arizona等傳聞,如果S9的Calizona情節沒有妥善安排,我很想知道拉拉們對Grey的支持會有何樣的變化?
我僅是試圖跟各位表達,想看拉劇,想看製作優良的拉劇,需要用行動支持。支持有很多方式,最直接的就是購買DVD或是付費收看。或許有很多人會說DVD沒有中文字幕,或是購買不易,所以降低購買動機。我本人採取的方式是,盜版看歸看,正版買歸買,兩者同時進行。
許多人受限於語言,無法省去中文字幕,而區域片商也囿於市場考量,不願發行中文版(可以理解,賠本生意沒人做),因此想購買正版支持也不可得,所以目前大家多仰賴中國網友提供的片源與字幕。我建議片子照看,但也要買一份;縱使看的都還是對岸提供的非正版來源,但手上有份正版,就是對影片與創作者最有力的支持。若是大家都不願意購買正版(或是購買盜版),有可能歐美發行商會更加忽略大中華市場,獲利的僅是販賣盜版的那些投機者罷了。
同理,電影亦是。在網路影音傳播還沒有很發達的時代(僅是五年之前而已),大家至少還會租DVD來看,而今天打開各樣的播放器,看片唾手可得,甚至還沒上當地院線的片子也能看到。除了使用者付費的觀念,我更在乎的是創作者的營生問題。
片商與發行商固然是影視產業最大的獲利者,但許多文字、音樂、劇場的創作者,非常需要這份收入以持續其創作,若創作收入不足以維生,他就只能轉向一份溫飽的工作,任其心靈枯竭、才華埋沒。如果我們持續存著免費心態,受傷的除了商業利益者,還有創作者與我們自己(沒片看)。如果購買這件事讓你感覺經濟沈重,讓我們量力而為吧。
第二項還能做的,就是持續的向朋友推薦影片並且在網路上發表心得感想。時至今日,沒有人會否認網路傳播帶來的影響力之大。許多年輕的拉拉需要在其認同混亂與價值低落時,需要支持體系。TLW最美好的地方除了Tibette永恆愛情帶來的盼望、Planet的忠實友情,更重要的是自愛自信的活著,如影片中常說的,Be pround!
這部片發散的影響因人而異,但我想大家會同意本片有重要的價值核心,珍愛自己、珍愛我們所愛的人。這也是我寫系列文章的初衷,期望有人能從這些文字中,找到些生活的樂趣與能量。
歡迎大家來我的blog交流,甚至訂閱。我希望自己能持續的寫,寫出生活事物的樂趣,同大家體會生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